争创第一、决胜“十四五”|开创城市发展和农
2025-10-14 10:11
“我们通常拥有城市里所有的东西;我们也有一些城市里没有的东西。”在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桃源村,村民谈及新生活时赞不绝口。
从坑坑洼洼、安静的河流到干净的道路和宜人的景色,有专业的运动场地,还建有民宿、书店、露营基地……住在桃园村,你享受着类似于城市的舒适生活。如今,桃源村吸引了大批游客,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桃园村的变迁,折射出我国城乡关系的深刻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搞好农村民生改造,必须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
城乡融合发展是必然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城乡、乡村统筹发展,既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发展不足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从布局规划、要素配置、产业发展等方面对城乡进行统筹规划,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全面复兴,让城乡居民共享高品质美好生活,形成城市发展新格局。
——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综合整治转化为农村,重点抓好“底线”县“城先乡先”,推动产业发展、强县富民相结合。
从安徽省肥西县一路南下,很快就到了蒋村。湖中游船满载游客;田埂上,参加游学的学生手里拿着颜料,一幅田园画卷在眼前萌芽。
“土地是租的,干活有工资,年底还有分红,在家就能赚钱。”村民郑成生说。蒋村通过党组织带领合作社推进农业、文化和旅游融合。今年全村集体收入预计突破650万元。
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的肥西县,新兴的不仅仅是旅游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聚集约200家以上老产业连锁企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长三角G60科技创新走廊药谷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快...
小县蕴含大机遇。 “县值路——十亿——亿”是观察县域经济的重要窗口。县域经济各具特色,谱写城乡联动发展新篇章。
——以人为本,应对突发事件,采取新政策新举措,帮助农民工在城市过上更好的生活。
下午,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西园街金鹏社区小屋的编织中,农民工郝霞正在精心编织手工杯垫。
郝霞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出于对手工编织的热爱她创办了一个工作室,帮助数百名女性实现了这份工作并增加了她们的收入。但在城里打工的同时,他却为孩子的教育、家人的治病等问题所困扰。
在当地妥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同时,郝霞一家已经在城里买了房。 “儿子已经上大学了,有医疗和养老保险,我感觉很轻松,是真的。”
当前,我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对农业转移人口实施新一轮公民入籍行动。到2024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中专阶段就读公办学校或享受政府学位的比例达到97%,全国重大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亿人。国外建筑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融入城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以补齐农村经济短板为重点,持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现代生活水平。
打开水龙头并清理水龙头中的水。 “以前饮用水很硬,水质不稳定,现在自来水水压稳定,水质清澈,可以放心饮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肖乃村村民吐尔逊江·卡库克江说。
在精河县城乡一体化水厂,清澈的水从这里流向千家万户。 “我们建立了覆盖城镇的良好供水链,服务了13.4万用水人口。全县自来水普及率和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精河县水利局负责人说道。
农场建设行动不断推进。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6%左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行政村宽带通达率100%,通5G的比例超过90%……改革步伐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领域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
深入分析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城镇一体化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综合再生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县域联城、带乡带动作用,一定能乡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