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主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

初见·瞬间|黄柚,强烈关注

2025-11-09 10:05

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阳镇南孚金柚种植基地,了解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情况。 新华社记者捕捉到了这一瞬间—— 新华社记者 谢焕池 摄 正是收获的季节,南府村的枝头挂满了黄色的柚子。总书记步行来到柚子林,与村民亲切交流。 这一幕让人想起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来到湘西州凤凰县昌普特村,了解该村脱贫攻坚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在广阔的柚子林里,亲自协助总书记请村民采摘了两个柚子。 当时我们在指导脱贫攻坚,现在我们正在计划振兴。随着时间的推移,朴素的感情不变,农耕性格不变。 跨越10余年,两次见柚子,“三农”工作重点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建设产业是关键。 “党的二十大结束后,我第一次前往陕西延安、河南安杭观摩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曾郑重地说。 他在山东枣庄考察石榴种植园时提出“打造好品牌、提高质量、拓展产业链”。他来到甘肃了解花牛苹果时强调,“要加强各项保护和栽培,优化种植方式,创新营销模式”。他走进蔬菜长廊湖北咸宁指出,“关键是提高生产力”。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开方,规划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很快就提出了乘势而上、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部署。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中国现代化方式的总体形势和质量”。部署有序区域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强国建设。 从时间上看,此次广东考察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中全会后首次到地方考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十四五”即将结束。今年是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对接乡村振兴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此时,总书记再次下乡,聚焦农业产业,发出明​​确信号:全面推进乡村复兴是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决不能固步自封。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务实工作的切入点。”重点写“地方特产”文章。 从地点来看,2023年4月,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总书记首次本地考察选择了广东,赴茂名视察以荔枝产业为例。他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对于经济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经济大省发展更快,必须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探索经验,发挥引领作用。” 新华社记者 谢焕池 摄 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广东,分别考察粤西、粤北,关注乡村特色产业。他关心的是,坚定不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让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总书记此时视察的南孚金柚种植基地展示葡萄皮护理用品、饮料、文创产品等 从湖南单谷庞村到广东南府村,柚子产业链的不断延伸,见证了传统农业向科技化、智能化现代农业的深刻转变。 如今,鲜黄的柚子映照着灿烂的笑脸,村民们更加精神抖擞,走在幸福生活的路上。

相关推荐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86-765-4321
    [email protected]
    +86-123-4567
    天朝天堂路99号